本文主要在針對外國學生對台灣文化的評價

可以藉此延伸到思考文化議題部分,包含:文化定義、類別、文化衝突、文化多元論、文化相對論與種族中心主義;另外,結合經濟與選修上冊部分,文化全球化、國際階層化的問題議題也十分重要,說明了本土化的文化重要性、文化衝擊後的涵化現象、強勢文化在全球化後,形成對弱小國家的霸權影響及反全球化、全球在地化。當然也可以回應到兩岸所謂的中國文化到底算不算台灣的優勢,還是應該要有自己的特有台灣文化?台灣的文化如何發展出新優勢?

台灣文化 不只夜市與珍珠奶茶

更新日期:2009/09/24 16:01 楊舒婷

【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報導】說起外國人對台灣文化的印象,大多數人直覺反應是夜市、珍珠奶茶和臭豆腐,這項說法也完全符合今日發表的「台灣與國際學生公共議題問卷成果」。不過學者張亞中不客氣批評,台灣若不把自己當作中華文化的正統、西方往大陸發展必經的中繼站,「只靠夜市,這個國家大概也可以關門了!」

世界領袖教育基金會與洪秀柱委員辦公室今(24)日發表「台灣與國際學生公共議題問卷成果」,回收842份台灣學生、365份國際學生的有效問卷,其中外籍學生認為最可以代表台灣特色的是「夜市文化」(70.4%),「友善熱情的台灣人」(57.8%)以及「科技產品」(38.9%)。

另外,最可以代表夜市飲食文化的為珍珠奶茶(61.6%)、臭豆腐(60.3%),雞排、鹹酥雞(46.8%)與牛肉麵(36.2%)。

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聽完問卷調查結果後,直接回應「只有夜市,這個國家也可以關門了」;他更問,為何吸引外國人來台的原因,「竟不是故宮或歷史博物館?」

他質疑台灣不把自己當中華文化的正統,也不懂得從中尋求發展利基;如果台灣有意識將中華文化納進發展一環,若未來西方國家想前進大陸,必定會選擇台灣當作重要的起點與中繼站,這也將成為台灣競爭的一大優勢。

洪秀柱則以聽奧閉幕為例,略顯無奈地表示,「是很有創意,但台灣不只有牛肉麵、小籠包與鹹酥雞」。針對在台外籍生的成長數字,她也直問,如果教育部不提供獎學金補助,「外國人來不來台灣?我們有多少價值能吸引他們來?」

「只憑夜市、原住民文化或人民友善沒有用;只要有重要的附加價值,再不友善,外國人也會來取經,」張亞中說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公民一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