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為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,政府從民國86年推動休耕政策,達到稻米減產目標,
避免穀賤傷農,但也加速農地流失,猶如讓農村慢性自殺.請問上述政府政策主要處理
穀賤傷農的何種問題?
A比較利益原理
B機會成本太高
C供需平衡的重要
D提升農業生產力
2.國內外智慧型手機廠商生產不論高低階,其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,並帶動我國經濟成長
請問:下列有關經濟成長之敘述何者正確?
A廠商為擴大生產線而建設廠房,屬人造資本
B生產手機所需使用的材料,全部取材於自然資本
C政府為鼓勵科技業發展,所提供的相關優惠措施,屬社會資本
D消費者對各品牌手機廠商的產品忠誠度與信賴,屬人力資本
3.若實施12年國教後,屆時高中職之學費有部分將全部免費,雖可減少家長的教育費用負擔
但對政府而言,下列何種支出比例將會增加?
A消費性支出
B投資性支出
C移轉性支出
D債務利息支出
第一題,政府防穀賤傷農, 我們學過是因為供過於求,所以供需失衡,政府介入,保障價格下限,;所以有利生產者
第二題,C政府優惠是政府效能,不是社會自然形成的有利交易互動的信任或各種社會無形資源,所以正解為A(廠商是人造資本,是國中等級的問題)
第三題,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,但給付的錢,用在支付學校的運作,所以屬政府的消費性支出,因為學校運作仍有從事生產行為,並非給學校不勞而獲的的移轉性支出,這要特別小心,不能看到家長不用出錢就可以享受叫作移轉性喔
所以這次只有~~
301的3號答對~~可以免費占卜一次啦